《庄子-逍遥游》是道家经典篇章之一,主要阐述了道家所追求的逍遥境界。《逍遥游》开篇描述了一只巨大的鱼——鲲,这只鱼能够变化成一只大鸟——鹏。鹏的翼展宽广至极,能够凭借怒意飞行至南海。这里的“逍遥游”指的是毫无阻碍、自由自在的飞翔。文章强调个体在精神上...
” 惠子又对庄子说:“我有棵大树,人们都叫它‘樗’。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,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,它的树枝弯弯扭扭,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。虽然生长在道路旁,木匠连看也不看。现今你的言谈,大而无用,大家都会鄙弃它的。”庄子说:“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?低着身子匍伏于地,等待那些出洞觅食...
因此说,道德修养高尚的“至人”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,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“神人”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,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“圣人”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。 已赞过 已踩过<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? 评论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2011-05-26 求 庄子《逍遥游》原文及译文 45 2013-10-08 庄子《...
庄子的《逍遥游》中,讲述了大鹏鸟的壮丽飞翔和寓言般的人生哲理。文章开篇描绘了北冥巨鱼化为鹏鸟,展翅翱翔于南冥的宏大场景,寓言中展示了大与小、有限与无限的对比。鹏鸟徙于九万里高空,需依赖风力,象征着人生需要积累和时机才能成就大事。文中通过蝉、学鸠和大鹏的对比,揭示了小智与大智、短寿...
1、全文 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,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是鸟也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《齐谐》者,志怪者也。《谐》之言曰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,去以六月息者也。”...